好的,芜湖自流平(通常指水泥基自流平砂浆)的涂抹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的技术活。掌握以下关键技巧,能显著提升终地面的平整度和强度:
1. 基面处理 - 成败的基础:
* 清洁: 这是关键的一步!必须清除基面(通常是混凝土楼板)上所有灰尘、油污、松散颗粒、脱模剂、油漆残留等。吸尘器是必备工具,确保基面达到“一尘不染”的程度。
* 修补找平: 仔细检查基面,用快干水泥或修补砂浆填补明显的孔洞、裂缝和凹陷。较大的高差(超过自流平允许厚度)需要预先打磨或找平。
* 打磨处理: 对于光滑、致密的基面(如旧水磨石、瓷砖胶残留),需用打磨机进行拉毛处理,增加粗糙度,提高粘结力。
* 充分湿润: 施工前几小时,用清水充分润湿基面(无明水),防止干燥基面过快吸收自流平浆料水分,导致流动度下降、开裂或空鼓。但注意不能有积水!
2. 涂刷界面剂 - 不可或缺的桥梁:
* 选择正确: 根据基面情况(吸收性强弱)和自流平产品要求,选择合适的界面剂(如乳液型、环氧型)。通常需要涂刷两遍。
* 均匀涂刷: 使用滚筒或毛刷,确保界面剂均匀覆盖基面,无漏涂、堆积。遍干燥后(通常1-3小时,按说明书)再涂刷第二遍。
* 适时施工: 在第二遍界面剂表干后、仍处于粘手状态(俗称“指触干”)时,立即进行自流平施工。这是保证佳粘结效果的时间窗口。
3. 材料搅拌 - 与均匀:
* 严格配比: 务必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水灰比(粉料与水的比例)进行混合。水量过多会降低强度、延长凝固时间、增加收缩开裂风险;水量过少则流动性差,无法自流平。
* 充分搅拌: 使用大功率低速电钻配合搅拌头(螺旋桨式)。先将水倒入干净的搅拌桶,再缓慢倒入粉料,边倒边搅拌。搅拌时间通常不少于2分钟,确保无干粉团、无颗粒,达到均匀、细腻、流动性好的浆体状态。
* 静置消泡: 搅拌完成后,静置1-2分钟(按说明),让搅拌带入的气泡自然逸出。避免过度搅拌引入过多气泡。
4. 倾倒与流平 - 速度与技巧:
* 连续倾倒: 将搅拌好的浆料连续、快速地倾倒在基面上。从一个墙角开始,呈条带状或“之”字形倾倒,确保浆料能自然连接流淌。
* 控制厚度: 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特性,控制单次倾倒的厚度(通常3-10mm)。过厚区域需借助刮板初步引导,但主要依靠浆料自身流动性铺开。
* 辅助流平: 倾倒后,可用锯齿刮板(齿高略高于目标厚度)轻轻、快速地刮动,帮助浆料流向角落和低洼处,消除明显的堆积或引导流向。动作要轻柔,避免过度扰动引入气泡或破坏流动性。
5. 消泡处理 - 追求表面:
* 及时滚压: 在浆料倾倒、初步流开后,立即使用消泡滚筒(带钉刺的滚筒)进行滚压。滚压方向应与浆料流淌方向一致,或交叉轻微滚压。
* 操作要点: 穿着钉鞋操作。滚压时力度均匀,速度适中,目的是刺破表面气泡,辅助浆料进一步流平并排出内部气体。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滚压或停留过久。
6. 环境控制与养护 - 保障质量:
* 环境要求: 施工及养护期间,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°C至35°C之间(理想15-25°C),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%。避免阳光直射、强风直吹(关闭门窗或使用挡风措施),防止表面失水过快开裂。
* 及时养护: 自流平初凝后(通常1-3小时,脚踩轻微下陷),需立即进行保湿养护。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、喷洒养护剂或薄层洒水(避免积水)的方式。养护期通常不少于3天(按产品说明),期间严禁、负重、受水浸泡。
* 成品保护: 养护完成后,后续施工(如铺设地板)前,仍需做好成品保护,防止划伤、污染。
关键提醒:
* 时效性: 自流平浆料的可操作时间有限(通常20-40分钟),务必规划好施工区域,确保在浆料开始凝固前完成倾倒、刮平、消泡等一系列操作。建议多人协作。
* 厚度控制: 严格遵循产品允许的单次施工厚度范围。过薄易开裂,过厚易收缩开裂、成本高。超过允许厚度需分层施工。
* 工具: 使用搅拌器、消泡滚筒、钉鞋、锯齿刮板等工具是保证质量的基础。
* 安全防护: 施工时佩戴手套、口罩、护目镜,确保良好通风。
遵循这些技巧,结合仔细阅读并执行产品说明书,就能在芜湖成功完成高质量的自流平地坪施工。

下一条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