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地暖回填作为隐蔽工程的关键环节,其质量直接影响地暖效果和地面耐久性。在不同施工环境下,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:
1. 冬季(低温环境)施工:
* 关注点: 防冻、确保水化反应充分。
* 材料温度: 拌合用水、骨料(砂、石)需加热(通常要求水温≤60℃,骨料温度≤40℃),保证拌合物出机温度≥10℃,入模温度≥5℃。严禁使用结冰材料。
* 施工环境: 封闭门窗,采取供暖措施(如热风炮、暖气)维持室内温度≥5℃,并持续至回填层达到足够强度(一般5MPa以上)。
* 防冻剂: 必要时可添加经认证的防冻剂,但必须严格避免使用含氯盐类防冻剂(会严重腐蚀地暖管和分集水器金属部件)。优先选用无氯、无碱的复合型防冻剂。
* 养护: 覆盖塑料薄膜后,再覆盖保温材料(如草帘、岩棉被),防止热量散失过快。养护时间需延长。
* 避免早冻: 新做回填层在达到临界强度前(约5MPa),禁止受冻。
2. 夏季(高温干燥环境)施工:
* 关注点: 防开裂、保水养护。
* 材料降温: 避免材料(尤其是砂、石)长时间暴晒,可洒水降温或覆盖遮阳。拌合用水可使用常温水,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水。
* 施工时段: 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,选择早晚施工。
* 防蒸发过快: 高温大风天气会加速水分蒸发,极易导致塑性收缩开裂。拌合物可适当增加坍落度(但需符合规范),并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密封保湿。
* 加强养护: 覆盖薄膜后,需及时洒水保持膜内有凝结水珠。养护时间充足(一般≥7天),避免阳光直射和穿堂风。
* 防雨: 夏季多雨,注意天气预报,刚施工完未凝固的回填层需防雨水冲刷。
3. 高层或多层建筑(泵送施工):
* 关注点: 保证可泵性,同时确保强度、避免离析。
* 配合比设计: 专门设计适合泵送的配合比,要求坍落度适中(通常140-180mm),和易性好,骨料级配合理,避免离析泌水。
* 管道润滑: 泵送前,需用润滑浆(通常是水泥砂浆)润滑管道,但润滑浆必须严格与地暖管隔离,避免污染管道接口或进入管内。润滑浆应排至容器。
* 泵压控制: 泵送压力不宜过大,避免冲击地暖管导致移位或接口松动。
* 浇筑方式: 泵送口下料点应铺设木板或铁板分散冲击力,人工及时摊平,避免堆积过高冲击管道。
4. 使用不同回填材料:
* 豆石混凝土: 。注意豆石粒径均匀(通常5-12mm),含泥量低,清洗干净。尖锐碎石严禁使用(易划伤管道)。
* 陶粒混凝土: 用于需减轻荷载(如高层、旧房改造)。注意陶粒需充分预湿(避免吸水导致拌合物干硬),搅拌时间适当延长保证均匀。导热系数相对较低,设计时需考虑。
* 无豆石地区: 可用水洗河砂(中粗砂)替代豆石,但需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和级配,并适当调整水泥用量保证强度。仍需避免使用尖锐碎石。
5. 特殊区域(如卫生间、地暖与非地暖区交接):
* 卫生间: 回填前确保防水层(尤其是门口及管根处)施工合格并保护到位。回填层本身通常不要求防水,但需密实。若卫生间不做地暖,与相邻地暖区交接处应设置可靠的止水带(如水泥基止水条)或涂刷防水涂料,防止水分沿回填层渗入地暖区域下方。
* 交接处: 地暖区域与非地暖区域(如柜体下方、落地家具区域)交接处,回填层应设置伸缩缝(如嵌填柔性材料),防止因热胀冷缩导致地面开裂。门口处也常设伸缩缝。
通用关键注意事项:
* 施工前确认: 地暖管压力合格(带压施工)、管道固定牢固、伸缩缝设置完成、隐蔽工程验收通过。
* 搅拌: 必须使用机械搅拌,保证均匀性,搅拌时间充足。
* 浇筑: 严禁直接倾倒冲击管道。人工摊铺,初平。厚度均匀(一般≥30mm覆盖管顶)。
* 养护: 无论何种环境,覆盖塑料薄膜密封保湿是基本且的养护措施,在终凝后(表面可站人无脚印)立即覆盖,养护期≥7天。
* 成品保护: 养护期间严禁、堆放重物、进行其他交叉作业。后续施工注意保护地面。
因地制宜地采取这些措施,能程度保障地暖回填层的强度、密实度、平整度,减少空鼓开裂风险,为地暖运行和地面面层质量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下一条:没有了